8月6日,《工人日報》第7版“勞動光榮·勞動圓夢”欄目以“三代勞模逐夢烏東德”為題,刊發(fā)關于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峽建設公司承建烏東德水電站的專題報道,講述了以70后、80后和90后三代勞模為代表的施工一線職工群體故事。報道原文如下:
在川滇兩省交界的金沙江河道上,烏東德水電站的施工現(xiàn)場如火如荼。前不久,經過漫長的車程,記者來到了這里。
這座千萬千瓦級巨型水電站,正處于緊張的施工高峰期,2021年12月將實現(xiàn)全部機組投產發(fā)電。
烏東德地處干熱河谷,異常炎熱。在現(xiàn)場,總能看到一個步履穩(wěn)健的老人,他身著紅色工裝,戴著一副近視眼鏡,拿著一個小小的筆記本,不時地寫寫畫畫??吹脚匀艘苫蟮难酃?,他總是樂呵呵地說,“工人們都很忙碌,我也不能閑著啊!”
“我干水電工程快一輩子了,希望能干好烏東德工程,為工作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?!彼袕堃A,年近花甲,是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峽建設公司烏東德施工局總工程師、省級勞模。
從長江到金沙江,從三峽工程到溪洛渡、向家壩、烏東德、白鶴灘水電站工程,一顆顆“水電明珠”被鑲嵌在深山峽谷之中,一幅幅洞室開挖、攔河筑壩、鋪路架橋,在夜以繼日為之奮斗的職工群體中,有著一群榮譽相同的人——勞動模范。
60后,我用此生建大壩
每天,從烏東德新村營地生活區(qū)到金坪子金屬結構加工廠,再到施工一線,三點一線的生活早已成為張耀華的日常。
沒有架子,和“機電總工”“省級勞?!钡确Q號、榮譽相比,他更喜歡當一名大家口中的“機電專家”。在施工一線,這位老師傅或指導工人進行焊接、打磨作業(yè),或盯守在施工現(xiàn)場。每臺設備的布置方位、運行軌跡,他都牢記心中。
在金結施工和設備管理領域,張耀華確實是位權威。
烏東德水電站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系統(tǒng)工程,機電金結工作是最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之一。其中,金結施工共分大壩、地廠、泄洪3個標段,生產任務重、勞動強度大。為克服技術難關,保證現(xiàn)場大型施工設備和永久設備的按時啟用,張耀華帶著施工局的小伙子們設計施工方案、研究機械圖紙,一次又一次完成了預定工期目標。
為提升機電金結加工水平和現(xiàn)場的施工效率,張耀華與同事們創(chuàng)新引用組圓臺車進行壓力鋼管“立式組圓”,使傳統(tǒng)的壓力鋼管制作與安裝發(fā)生了顛覆性的優(yōu)化。其占用的施工場地大大縮小,減少了洞室開挖量和混凝土回填量,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履約。
最讓他自豪的是,在參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烏東德工程克服了高強度鋼材的焊接技術等難題,大規(guī)模使用80公斤等級的高強度鋼進行壓力鋼管的蝸殼制造,這在世界尚屬首次。
“人生在世,回想起來也算是風里來雨里去,但和別人相比,我覺得我只是多了一份堅持,把該做的事兒都堅持了下來?!鄙鲜兰o60年代出生的張耀華,從葛洲壩水利樞紐、三峽工程到向家壩水電站、再到如今的烏東德工程,他為水電事業(yè)奮斗了一生。
70后,做大膽實踐的追夢人
在勞模創(chuàng)新工作室,記者見到了趙賢安,這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,是個醉心于大壩混凝土澆筑的“土專家”。
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10月,截至2018年12月,在工作室的引領帶動下,葛洲壩集團烏東德施工局共獲得國家授權專利85項、工法31項、科技進步獎58項、其他科技成果4項。
趙賢安是這個工作室的帶頭人。20多年水電生涯,先后參與三峽、向家壩、烏東德等水電工程,這位70后對待工作精益求精的態(tài)度始終如一。
與大壩工程的一次次“親密接觸”,讓他掌握了出類拔萃的“壩工”技術,從最初的澆筑工成長為混凝土高級技師。在三峽工程,趙賢安帶領團隊創(chuàng)造了澆筑110萬立方米混凝土未發(fā)生一條裂縫的奇跡;在向家壩工地,創(chuàng)造了左岸大壩澆筑年最大上升108米的施工紀錄,取出了18.57米的世界級長度碾壓混凝土完整優(yōu)質巖芯。
澆筑工,是一個又苦又累又不被看好的職業(yè)。當年21歲的趙賢安,卻選擇了在葛洲壩三峽指揮部當一名大壩混凝土澆筑工。為學好技術,搞好澆筑質量,剛參加工作的他,總是用心觀察師傅工作時的一招一式,仔細揣摩其中的奧秘。1.8米的大個,在施工現(xiàn)場一泡就是一整天,常常一身泥,一身水。20多公斤、甚至50多公斤重的振搗棒,一握就是半天不松手。
“既然選擇了這行,再苦再難都一定要干好?!眱H僅3個月,趙賢安便掌握了混凝土振搗操作技術,工作效率和澆筑質量令師傅們刮目相看。
為確?;炷羶炔棵軐?,解決表面汽水泡、收倉面不平等質量問題,他總結出“五控制、五及時”操作法;對于收倉面質量控制,總結出“32字要訣”等一系列創(chuàng)造混凝土質量精品的操作方式方法,成為公認的混凝土施工質量管理專家。
“混凝土澆筑如同雕花,工作過程中,努力把每一方混凝土都當作藝術珍品來精心澆筑,得出令人欣喜的結果,久而久之,你就會對它產生感情。”從最初的基層混凝土工到如今的基層管理骨干,趙賢安身上的工匠精神從未改變。
80后,砥礪奮進的實干家
1980年出生的付強,2013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,成為80后中的佼佼者。
20年前,付強加入葛洲壩集團,入職時是一名編制外的澆筑工?!八泄刹环?shù)木髣?,瘦小的身軀時常爆發(fā)出令人驚訝的能量,重活累活一點不比大個子遜色?!睅煾祩冋勂鹚?,總是贊美有加。
三峽二期工程,付強任沖洗班長。在承擔三峽泄18至23壩段10多個門槽縫面處理過程中,他發(fā)揮個兒小優(yōu)勢,帶頭鉆入狹小空間鑿毛、沖洗,一干就是幾個小時,每次總能一次驗收拿證。三峽三期RCC圍堰,他任澆筑班長,取得了日澆筑3500多立方米的好成績。
2007年8月,付強轉戰(zhàn)向家壩工程,先后經歷了一期主體工程保截流、二期深槽碾壓砼澆筑、二期大壩及消力池全面趕工和按期保進水保發(fā)電等重要“戰(zhàn)役”。
“混凝土就像嬰兒,要小心呵護,不能有片刻放松?!彼拖褚晃桓赣H,將混凝土這個“孩子”照料得無微不至。每逢大雨,他總是守在現(xiàn)場,督促落實防雨措施,及時組織排水、過水倉面處理;4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,他來回穿梭于大壩澆筑倉號,組織著資源開倉和接轉。
2015年5月,正值烏東德工程由開挖向混凝土澆筑轉序,付強接受組織安排,轉戰(zhàn)烏東德工程,承擔混凝土澆筑現(xiàn)場施工組織協(xié)調工作。工程進入混凝土澆筑高峰后,他結合混凝土施工特點,精心組織,嚴格管理,成功應對烏東德水電站混凝土澆筑高峰,工程建設整體質量獲國家質量監(jiān)督總站專家一致好評。
“用心工作,主動工作,多干事,少出錯,以實績獲得認可,在平凡中體現(xiàn)自己的價值。”這是付強一直秉持的工作態(tài)度。
建電站,終其一生,是大多數(shù)葛洲壩人的人生寫照。誠如烏東德施工局局長張建山所言,“我們很多工人一輩子就干一種工作,但重復做,把它做精,就會出彩,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?!?/p>
主辦單位:中國電力發(fā)展促進會 網站運營:北京中電創(chuàng)智科技有限公司 國網信通億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銷售熱線:400-007-1585
項目合作:400-007-1585 投稿:63413737 傳真:010-58689040 投稿郵箱:yaoguisheng@chinapower.com.cn
《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》編號:京ICP證140522號 京ICP備14013100號 京公安備11010602010147號
8月6日,《工人日報》第7版“勞動光榮·勞動圓夢”欄目以“三代勞模逐夢烏東德”為題,刊發(fā)關于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峽建設公司承建烏東德水電站的專題報道,講述了以70后、80后和90后三代勞模為代表的施工一線職工群體故事。報道原文如下:
在川滇兩省交界的金沙江河道上,烏東德水電站的施工現(xiàn)場如火如荼。前不久,經過漫長的車程,記者來到了這里。
這座千萬千瓦級巨型水電站,正處于緊張的施工高峰期,2021年12月將實現(xiàn)全部機組投產發(fā)電。
烏東德地處干熱河谷,異常炎熱。在現(xiàn)場,總能看到一個步履穩(wěn)健的老人,他身著紅色工裝,戴著一副近視眼鏡,拿著一個小小的筆記本,不時地寫寫畫畫??吹脚匀艘苫蟮难酃?,他總是樂呵呵地說,“工人們都很忙碌,我也不能閑著啊!”
“我干水電工程快一輩子了,希望能干好烏東德工程,為工作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?!彼袕堃A,年近花甲,是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峽建設公司烏東德施工局總工程師、省級勞模。
從長江到金沙江,從三峽工程到溪洛渡、向家壩、烏東德、白鶴灘水電站工程,一顆顆“水電明珠”被鑲嵌在深山峽谷之中,一幅幅洞室開挖、攔河筑壩、鋪路架橋,在夜以繼日為之奮斗的職工群體中,有著一群榮譽相同的人——勞動模范。
60后,我用此生建大壩
每天,從烏東德新村營地生活區(qū)到金坪子金屬結構加工廠,再到施工一線,三點一線的生活早已成為張耀華的日常。
沒有架子,和“機電總工”“省級勞模”等稱號、榮譽相比,他更喜歡當一名大家口中的“機電專家”。在施工一線,這位老師傅或指導工人進行焊接、打磨作業(yè),或盯守在施工現(xiàn)場。每臺設備的布置方位、運行軌跡,他都牢記心中。
在金結施工和設備管理領域,張耀華確實是位權威。
烏東德水電站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系統(tǒng)工程,機電金結工作是最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之一。其中,金結施工共分大壩、地廠、泄洪3個標段,生產任務重、勞動強度大。為克服技術難關,保證現(xiàn)場大型施工設備和永久設備的按時啟用,張耀華帶著施工局的小伙子們設計施工方案、研究機械圖紙,一次又一次完成了預定工期目標。
為提升機電金結加工水平和現(xiàn)場的施工效率,張耀華與同事們創(chuàng)新引用組圓臺車進行壓力鋼管“立式組圓”,使傳統(tǒng)的壓力鋼管制作與安裝發(fā)生了顛覆性的優(yōu)化。其占用的施工場地大大縮小,減少了洞室開挖量和混凝土回填量,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履約。
最讓他自豪的是,在參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烏東德工程克服了高強度鋼材的焊接技術等難題,大規(guī)模使用80公斤等級的高強度鋼進行壓力鋼管的蝸殼制造,這在世界尚屬首次。
“人生在世,回想起來也算是風里來雨里去,但和別人相比,我覺得我只是多了一份堅持,把該做的事兒都堅持了下來?!鄙鲜兰o60年代出生的張耀華,從葛洲壩水利樞紐、三峽工程到向家壩水電站、再到如今的烏東德工程,他為水電事業(yè)奮斗了一生。
70后,做大膽實踐的追夢人
在勞模創(chuàng)新工作室,記者見到了趙賢安,這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,是個醉心于大壩混凝土澆筑的“土專家”。
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10月,截至2018年12月,在工作室的引領帶動下,葛洲壩集團烏東德施工局共獲得國家授權專利85項、工法31項、科技進步獎58項、其他科技成果4項。
趙賢安是這個工作室的帶頭人。20多年水電生涯,先后參與三峽、向家壩、烏東德等水電工程,這位70后對待工作精益求精的態(tài)度始終如一。
與大壩工程的一次次“親密接觸”,讓他掌握了出類拔萃的“壩工”技術,從最初的澆筑工成長為混凝土高級技師。在三峽工程,趙賢安帶領團隊創(chuàng)造了澆筑110萬立方米混凝土未發(fā)生一條裂縫的奇跡;在向家壩工地,創(chuàng)造了左岸大壩澆筑年最大上升108米的施工紀錄,取出了18.57米的世界級長度碾壓混凝土完整優(yōu)質巖芯。
澆筑工,是一個又苦又累又不被看好的職業(yè)。當年21歲的趙賢安,卻選擇了在葛洲壩三峽指揮部當一名大壩混凝土澆筑工。為學好技術,搞好澆筑質量,剛參加工作的他,總是用心觀察師傅工作時的一招一式,仔細揣摩其中的奧秘。1.8米的大個,在施工現(xiàn)場一泡就是一整天,常常一身泥,一身水。20多公斤、甚至50多公斤重的振搗棒,一握就是半天不松手。
“既然選擇了這行,再苦再難都一定要干好?!眱H僅3個月,趙賢安便掌握了混凝土振搗操作技術,工作效率和澆筑質量令師傅們刮目相看。
為確保混凝土內部密實,解決表面汽水泡、收倉面不平等質量問題,他總結出“五控制、五及時”操作法;對于收倉面質量控制,總結出“32字要訣”等一系列創(chuàng)造混凝土質量精品的操作方式方法,成為公認的混凝土施工質量管理專家。
“混凝土澆筑如同雕花,工作過程中,努力把每一方混凝土都當作藝術珍品來精心澆筑,得出令人欣喜的結果,久而久之,你就會對它產生感情?!睆淖畛醯幕鶎踊炷凉さ饺缃竦幕鶎庸芾砉歉?,趙賢安身上的工匠精神從未改變。
80后,砥礪奮進的實干家
1980年出生的付強,2013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,成為80后中的佼佼者。
20年前,付強加入葛洲壩集團,入職時是一名編制外的澆筑工?!八泄刹环?shù)木髣?,瘦小的身軀時常爆發(fā)出令人驚訝的能量,重活累活一點不比大個子遜色。”師傅們談起他,總是贊美有加。
三峽二期工程,付強任沖洗班長。在承擔三峽泄18至23壩段10多個門槽縫面處理過程中,他發(fā)揮個兒小優(yōu)勢,帶頭鉆入狹小空間鑿毛、沖洗,一干就是幾個小時,每次總能一次驗收拿證。三峽三期RCC圍堰,他任澆筑班長,取得了日澆筑3500多立方米的好成績。
2007年8月,付強轉戰(zhàn)向家壩工程,先后經歷了一期主體工程保截流、二期深槽碾壓砼澆筑、二期大壩及消力池全面趕工和按期保進水保發(fā)電等重要“戰(zhàn)役”。
“混凝土就像嬰兒,要小心呵護,不能有片刻放松?!彼拖褚晃桓赣H,將混凝土這個“孩子”照料得無微不至。每逢大雨,他總是守在現(xiàn)場,督促落實防雨措施,及時組織排水、過水倉面處理;4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,他來回穿梭于大壩澆筑倉號,組織著資源開倉和接轉。
2015年5月,正值烏東德工程由開挖向混凝土澆筑轉序,付強接受組織安排,轉戰(zhàn)烏東德工程,承擔混凝土澆筑現(xiàn)場施工組織協(xié)調工作。工程進入混凝土澆筑高峰后,他結合混凝土施工特點,精心組織,嚴格管理,成功應對烏東德水電站混凝土澆筑高峰,工程建設整體質量獲國家質量監(jiān)督總站專家一致好評。
“用心工作,主動工作,多干事,少出錯,以實績獲得認可,在平凡中體現(xiàn)自己的價值。”這是付強一直秉持的工作態(tài)度。
建電站,終其一生,是大多數(shù)葛洲壩人的人生寫照。誠如烏東德施工局局長張建山所言,“我們很多工人一輩子就干一種工作,但重復做,把它做精,就會出彩,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