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問敢勇,只問專注,只問深情,無問西東。這樣的豪情與壯志,讓多少人心潮澎湃、熱血奔涌?當年建設者們將宏圖化美景的激情,讓他自2005年加入龍灘水電站的那一刻起,就暗下決心:握好接力棒,創(chuàng)造更精彩。
11月24日,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,他被黨中央、國務院授予“全國勞動模范”榮譽稱號。這位身著“唐”工裝受獎的“80后”,就是中國大唐廣西桂冠龍灘水力發(fā)電廠設備維護部副主任張波濤。
張波濤在北京參加表彰大會時留影
“山體鑿廠房、地下筑‘宮殿’”。時間回溯到2005年,在洶涌的紅水河畔,僅次于三峽電站的巨型工程——廣西天峨縣城上游15公里處的龍灘水電站正建設得如火如荼,一批批建設者自祖國八方匯集于此。
同一年,畢業(yè)于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的張波濤,跨越平原、大河、山川,奔赴幾千公里,來到龍灘水電站施工現(xiàn)場,當即被浩大壯闊的建設場景深深震撼。他決意留下來,和開山劈地的壯士們一道“創(chuàng)造光明未來”。
自此,張波濤與時間賽跑、以實踐打磨,厚積薄發(fā)、逐漸成長——機械班主專責、副班長、代理班長……與水電的緣分,越結越深。
對推力油擋增加副密封
只問敢勇:填補國內“空白”
2018年,龍灘水電站1號機組首次大修,這是國產70萬千瓦全空冷式水輪發(fā)電機組的首次大修,前無經驗可借鑒,困難可想而知!設備部兩位技術骨干的調離,使這一困難更加凸顯。怎么辦?
關鍵時刻,張波濤主動請纓,承擔下1號機組前期準備及組織工作。
時間緊任務重,張波濤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。艱苦卓絕的付出迎來回報:一本厚達204頁、業(yè)界首本“國產70萬千瓦全空冷式水輪發(fā)電機組A級檢修手冊”經反復推敲、修改后最終完成,并順利通過大唐廣西分公司、中國大唐總部的修前檢查驗收,達到開工允許的條件。
實際上,自參加工作以來,張波濤共編寫了28部作業(yè)指導書,撰寫了6951張標準工作票,這些寶貴的技術資料在生產實際中得到廣泛應用,成為龍灘發(fā)電廠機械專業(yè)檢修、日常消缺的重要技術依據。
2018年10月20日,各路檢修“人馬”井然有序地出現(xiàn)在1號機組檢修現(xiàn)場,并由此正式掀開國產70萬千瓦全空冷式水輪發(fā)電機組首臺首次A級檢修大幕。
“第一個來,最后一個走”——張波濤幾乎扎根在了A級檢修現(xiàn)場。“我和張波濤當時住在基地的同一個宿舍,中午休息時,我都是‘獨守空房’。”機械班班長打趣道。
時間的長度不可改變,但時間的厚度卻可以豐盈。在張波濤的帶領下,歷經78天的檢修,成功克服了經驗淺、人員少、工作量大等實際困難,提前高效完成了145項大修項目,成功處理了22項缺陷,實現(xiàn)了1號機組A級檢修后“一次性啟動成功”,各項關鍵性指標均優(yōu)于修前數據——這也為國產70萬千瓦全空冷式水輪發(fā)電機組A級檢修樹立了標桿,填補了“空白”。
2020年6月,張波濤走上設備部副主任崗位。角色的轉換沒有改變他的行事風格。“看到濤哥的這股干勁兒,不努力都會不好意思。”機械班副班長韓國振說。
處理排水管路滲漏
只問專注:“四顆星”的專利
一副眼鏡、稍靠后的發(fā)際線、略顯單薄的身材,這些特征很容易讓人將張波濤跟“科研工作者”聯(lián)系起來。事實上,張波濤在做好機械設備維護的同時,的確十分注重用創(chuàng)造性思維解決技術難題。
2020年12月2日,面對記者采訪,回憶中的張波濤眉頭緊鎖,“這是一個棘手的活兒”。歷時三年多才解決的“發(fā)電機風洞油霧問題”曾讓張波濤頗受困擾。
為徹底查明“病根兒”,一米七五的張波濤經常待機組停機后鉆到高限不足0.8米的狹小空間內,蜷縮著身子艱難移動,在五六十度悶熱難耐的“蒸籠”里偵查問題根源,他的工服在短時內就被汗水濕透,如水洗過一般。“這都是正常工作”——而實則普通人以他那種姿勢半蹲幾分鐘,都會感到不適。
“發(fā)電機風洞油霧問題”可是水電行業(yè)的“頑癥舊疾”!長期以來,國內外一直有針對這方面的研究,但始終不能從根本上加以解決。
2016年初,聯(lián)合攻關小組成立。晚上10點后,在機組停機時段,張波濤就帶領攻關小組人員進入機組風洞現(xiàn)場,檢查研究、討論方案、實施改造……“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兒,誓要拿下這個難題。”
志堅而勇為。在張波濤的帶領下,聯(lián)合攻關組積極探索、大膽創(chuàng)新,通過多項設備改造,終于將“發(fā)電機風洞油霧”難題拿下!實踐證明,該項技術應用成效良好,之后被積極推廣到相關企業(yè)。
2019年12月底,一份沉甸甸的專利證書轉交到張波濤手上——“一種大型發(fā)電機推力軸承溢出油霧吸收管路”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(fā)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。“如果最高難度系數是五顆星的話,油霧治理可以給到四顆星。”張波濤思索后謹慎說道。
守好國之重器,關鍵在于重點技術攻關。在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之路上,張波濤不斷孜孜以求。他帶領設備維護創(chuàng)新工作室人員還完成了勵磁國產化改造,解決了進口勵磁設備安全隱患無法根除、軟件功能升級困難、備件價格高、供貨周期長等諸多問題;將發(fā)電機出口斷路器系統(tǒng)(GCB)直連出口開關改為發(fā)電機主變直連方式,在短期內最大限度恢復機組運行,避免經濟損失約900萬元;消除6號機組主變分接頭故障,縮短工期30天,避免了主變吊罩大修,節(jié)約經濟成本1880萬元……截至目前,以張波濤為帶頭人的設備維護創(chuàng)新工作室已擁有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成果21項,發(fā)明專利3項,軟件著作權2項。
指導班組成員檢修作業(yè)
只問深情:奉獻與愛同行
在人們的印象中,勞模就意味著艱苦奮斗、甘于奉獻。奉獻自然就有犧牲,親情愛情、休息娛樂,總是讓位于工作。張波濤在工作上的付出自然也異于常人,但在家人眼里,他不僅是企業(yè)的骨干,更是孝順的兒子、溫暖的丈夫、可靠的爸爸——工作與家庭的平衡,讓張波濤少了些顧慮,多了些專注。
張波濤深受正直、開明父母的影響。愛崗敬業(yè)、恪盡職守是他自小從父親身上學到的品格;寬容厚道、真誠感恩是母親教給他的待人之道。年邁的父母總是說,“你要安心工作。”張波濤深知,自己干好工作是二老最大的欣慰。
盡管在生產一線忙碌過的妻子很理解丈夫的不易,但難得回家的張波濤也總會創(chuàng)造點小驚喜。有次回家正好趕上結婚紀念日,張波濤悄悄買回幾朵玫瑰藏在冰箱冷凍室里。晚上,不善言辭的他居然“變”出冰玫瑰獻給妻子:“這樣,玫瑰就不會枯萎了。”待問及對張波濤的期許,妻子頓了頓,“希望他能抽出時間,多回家吧。”
九歲的女兒還記得,很少有閑暇給自己梳洗打扮的爸爸,在唯一一次參加的幼兒園活動中,竟在編辮子環(huán)節(jié)獲得了第二名。“為勞模爸爸感到驕傲!”家人的理解、自身的感恩,化成和諧的力量,推動張波濤不斷前行。
勞動最光榮,龍灘正青春。在碧波瀲滟的紅水河畔,以“全國勞模”為標桿的大唐龍灘人正把舵遠航,筑夢精彩未來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