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9日一早,±800千伏白鶴灘—浙江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川1標段施工項目經理王培離開施工項目部,沿著盤山路朝四川涼山州昭覺縣一處海拔2600米的山上趕去。當天那里要開展一場放線作業(yè),展放導線全長5034米,鐵塔點位高低落差達900米。
“前期勘查時,我們幾乎跑遍了這里的大小山頭,只有這個位置作業(yè)條件稍微好一些。為了搭建這個張牽場地,我們花7天時間修了1.2千米的路,光是進場鋼板就鋪了600多塊。”車輛緩慢行駛過一個急彎,王培指著前方籠罩在霧氣中的一處平地說。
白鶴灘—浙江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川1標段線路位于涼山州境內,由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負責建設。沿線地形多為高山峻嶺,最高海拔3500米,其中跨越林區(qū)線路長度占工程區(qū)段約47%。川1標段中位于重冰區(qū)的線路長度占63%。山上常年雨霧蒙蒙,能見度較低。
在平整出來的約1000平方米的張力場內,23名施工人員開完班前會后,開始導線展放前的準備工作。隨著6個直徑2.8米的導線盤在場地中央立穩(wěn),施工人員按照方案開始布線。
3個“一牽二”走板被水平放置在導線盤前方,每個走板前端通過一個旋轉連接器與牽引繩相連,后端通過兩個專用的導線牽引頭分別連接2根導線。本次放線,塔位高差大,冰區(qū)變化大,涉及3種型號的導線,在展放過程中需要更加精確的計量和熟練的配合。
“大家先把飯吃了,一會兒霧散了我們抓緊時間放線。”準備工序完成后,王培對施工人員說。大涼山山區(qū)的天氣變化很快,往往一兩個小時就能經歷一輪晴雨。
12時,不遠處的178號鐵塔逐漸顯現出輪廓,工地上開始熱鬧起來。
“各塔位注意,張牽機準備好,注意觀察走板過滑槽情況,開始放線!”作業(yè)班組長用對講機發(fā)出作業(yè)指令。伴隨著張牽機的轟鳴聲,3個走板開始沿著既定方向朝滑槽移動。
13時55分,第一個走板順利通過滑槽,帶動2根導線升空。隨后,第二個、第三個走板也依次通過滑槽,向下一基鐵塔移動,6根導線成功出線。
“盯著走板和導線的前進情況,注意控制走板速度。”
“塔上人員做好保護,注意安全,調整好轉角滑車預偏。”
……
反復叮囑了幾句后,王培向179號鐵塔趕去。這是一基轉角塔,左右兩側下方都是深谷。走板帶著導線過來時要先后經歷下降段和上升段,由于高空氣流多變,作業(yè)人員需要隨時調整牽引繩的張力和角度,才能控制走板的前進速度。
“霧又起來了,能見度太低了。張牽場操作人員停一下!轉角塔看守人員檢查一下滑車的受力狀況,張牽場人員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,霧散了好馬上接著牽線。”王培的聲音從作業(yè)人員手中的對講機中傳出。
隨著大霧散去,3個走板陸續(xù)通過179號鐵塔滑槽,帶著導線慢慢行進,直至抵達預定目標點位。放線結束后,施工人員繼續(xù)開展導線緊線、附件安裝等作業(yè)。(鄭成)
評論